爱尚小说网 www.23hh.io,最快更新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
6朝鲜半岛位于亚洲的东北部,与大陆相隔着鸭绿江和图们江,几乎没有陆地连接,仿佛是被一条狭窄海峡隔开的大岛。整个半岛多山和高原,平地只占了20%,尤其是北部,更是丛山峻岭,一望无际。仅有的平原几乎全部位于半岛南端,因此粮食几乎都产自南方,尤其是位于东津江与万顷江游域的全罗北道,拥有朝鲜半岛最大的湖南平原,号称半岛的粮仓。所以前世朝鲜粮食困难,在地理上就先天不足,因为主要的粮食产地都在韩国。
朝鲜半岛的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仿佛一只大脚,从亚洲大陆伸出来,踹向海洋中的日本列岛,而且与日本相距不远,从日本九州出发,只需一天就能抵达釜山,可以说朝发夕至。
正由于此,历史上日本曾经无数次入侵朝鲜半岛。早在公元200年的时候,日本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统治者神功皇后,就以“毅然”侵略朝鲜而世世代代受到日本人的崇拜。
尤其是从公元四世纪开始,日本更是连续大规模入侵,从朝鲜半岛掠夺了大量的金银财宝和人口图书等。到了公元5世纪,日本人甚至在朝鲜半岛南部建立了一个叫“任那”的殖民政权。
侵略的狂潮最终被强盛巅峰的唐王朝终结了,公元663年,日本军队在白村江战役中被唐朝军队彻底击败,数万日军被歼灭。
这次战役,意义不亚于日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彻底领教了唐帝国的强大,随后不断派来“遣唐使”,向唐朝学习,从此之后,在长达千年的历史中,再也不敢进犯亚洲大陆。
直到公元1592年,丰臣秀吉统一了日本,再次进攻朝鲜,多年苦战,最终还是被明朝击败,丰臣秀吉又气又急,一病而死,日军残军泱泱撤回,日本不得不再次收敛了三百年。
历史的轮回又再次上演了。
1883年8月21日,在朝鲜北方重镇平壤北郊的牡丹峰上,中国建设部下属铁路局的局长詹天佑,正在紧张的看着图纸,关注着山脚下的铁路建设。
按照原计划,铁路将从西北方向,穿过平壤,一路往东南延伸。但是丁云桐发来的密电,命令要尽快完成平壤地区的铁路建设。而平壤的东面是大同江,西面是大同江的支流普通江,原计划是要在普通江上修建铁路大桥,虽然技术难度不小,但建成后意义重大,首先正好能沟通两岸,其次铁路线能受到平壤的掩护,从经济和军事上讲,更为有利,但同时必然要耗费大量时间。
鉴于形势紧迫,经过丁云桐的批准,詹天佑不得不采取替补方案,让铁路线拐一个弯,从北方绕过牡丹峰脚下,再进入平壤地区。由于避开了普通江,施工难度降低,速度就会大大加快。但弊端就是,铁路线和平壤城,平行排列于大同江西侧,一旦敌人从北方渡过大同江,就能截断铁路线。但为了赶时间,也只好这样了。
同一时间,袁世凯也正在进行最后的准备。
8月25日,他正把诸多事大党成员,集结到了一起,进行紧急商议。由于担心如果诸大臣出城前往袁世凯驻地慕华馆,容易引起开化党及日本人的警惕,因此袁世凯把集会地点放在了工曹判书赵宁夏的家中。所谓工曹判书,相当于建设部部长,而赵宁夏的威望虽然不如事大党三巨头,但此人可以说,是朝鲜内部最亲华的人。以他的理念,中朝是藩属关系,压根儿就是一国君臣,朝鲜国王是自己的王,中国皇帝就是自己的皇帝,其认识之彻底甚至要超过三巨头。
除了赵宁夏,还有金允植、金弘集、鱼允中、金炳始、沈舜泽,还有一些亲华的闵妃族人,如闵台镐、闵泳穆、闵泳骏等,加上新军四个营的指挥使李祖渊、韩圭稷、尹泰骏、闵泳翊。事大党核心汇聚一堂。
袁世凯提出,准备要对日本进行经济封锁,推行三大特别法令:防谷令,限金律和禁布谕。
这个意见一提出,各人反应不一。像赵宁夏、金炳始、沈舜泽等极端保守派,早已恨日本入骨,求之不得。金允植、金弘集、鱼允中等,出于国家利益考虑,眼见日本的经济掠夺愈演愈烈,原则上也同意了。只有闵氏族人却顾虑这样做会导致与日本决裂,最终会影响闵氏的权力地位。
对此,袁世凯拍着胸脯保证,无论出了什么问题,一切后果完全由中国来应付。还允诺,皇帝已经下令,一旦发生什么后果,在场的诸大臣都可以去中国继续做官,荣华富贵可保无虞。
解除了后顾之忧,最终众人达成了一致。
第二天,袁世凯与众大臣直入昌德宫,面见高宗和闵妃,陈述了要适时下达这三道命令的请求。
袁世凯更是直言:中国此举无他意,只为排除日本而已。不管出什么问题中国会一力承担;事成之后,等朝鲜局势平稳,中国不但会从朝鲜撤军,而且将大院君带往中国,永不放回!并出示了写有相关内容的皇帝亲笔电文。
袁世凯开出的条件,正挠中了闵妃的痒处。
之前闵妃对日本和开化党有所倾向,但只是为了牵制中国而已,她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权位,对国家利益豪不在意。她仔细衡量,中方答应事后撤军以及带走大院君,正是自己梦寐以求的事情。此事不管怎样,风险都由中国来担保,并且皇帝亲笔许诺,想必不会变卦。
因此,闵妃很快就打定了主意,在她的唆使下,高宗最终同意了袁世凯以及众大臣的要求,并根据袁世凯的要求,写下了命令诏书,交付给金允植,但却没有填写日期。
也就是说,只要袁世凯一个指令,诏令就可随时下达。
袁世凯松了一口大气,虽然皇帝已经明示,闵妃等人不会有更好的选择,但毕竟此事关系重大,影响全局,眼见高宗就范,终于达成目标,他马上向国内打电话报告。
接到报告后,丁云桐大喜,此时刘步蟾的“葡萄牙舰队”已经抵达了雷州半岛南端的徐闻港,这个早已废弃的古代海上丝绸港口,现在已经成了中国海军的秘密港口,在中法战争中也曾发挥奇效,用来隐藏舰队是再好不过了。
同时,由沈寿堃指挥的主力舰队,也在威海卫等待命令。
陆军方面,也基本准备就绪了。
丁云桐把近卫军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准备先期入朝作战的,这部分又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第二师的苏元春旅,正在秘密横渡鸭绿江,两天后就能集结于义州郡,只需一声令下,便可乘火车南下,随行的还有数千名壮劳力。
第二个层次是金顺的第七师和刘锦棠的第九师,已经通过修建完毕的安奉铁路,被运送到了安东,随时可以入朝参战。
第三个层次是吴长庆的第四师和马玉昆的第六师,驻扎在奉天,将等待命令开赴安东。
第二部分是作为战略预备队,将视战局发展而决定行程。
这部分军队包括:
驻扎在山东的刘铭传的第三师;
驻扎在大沽口的宋庆的第五师;
驻扎在京郊的冯子材第一师以及聂士成的第八师。
丁云桐的战略计划是:海战初期规避决战,以骚扰周旋为主,陆战则采取“添油战术”,让兵力缓缓进入朝鲜半岛,在这过程中,一边杀伤日军有生力量,一边拖延时间,让日军的主力能够进入朝鲜半岛,随后再打出“葡萄牙舰队”这张底牌,与日本海军进行决战,一举打断日军海上补给线,彻底歼灭其陆军主力,奠定中日未来的历史。
现在,所有战争的前提都已经具备了。
盛宣怀领导的电讯部门,正在全力维护四通八达蛛网般密布的电报电话线路,这其中包括常规军队通信系统,总参谋部军法处的密探系统(简称军统),中央内务部的谍报系统(简称中统),三个系统三位一体,使丁云桐能随时准确掌握战场内外的一切情况。
而正在欧洲的唐绍仪,也发回电报,与犹太财团的谈判也取得重大进展,很快就会签署第一期借款合同,金额为500万英镑,折合白银1750万两。
这个借款合同金额并不是很大,但意义却是非同小可。它是一个政治宣言,代表着在未来的东亚战争当中,国际犹太金融集团将站在中国一边,也就断绝了日本的大部分经济外援。
不过丁云桐明白,犹太人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之所以会取得重大进展,是因为之前中国明确表达支持建立犹太武装力量,进一步取得了犹太人的信任。
事已至此,与日本的扯皮闹剧可以结束了。
这个时候,中日之间的会谈已经达到了高潮,双方已经基本定好了条约的框架,其条款对日本极为有利。
伊藤博文等人诡计得售,正洋洋得意,以为可以建立东亚新秩序了。浑然不知这勾心斗角的一切,只是一场超级盛宴前的一杯白开水而已,连开胃菜都算不上。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