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大国重工 > 第五百七十八章 实践出真知

第五百七十八章 实践出真知

爱尚小说网 www.23hh.io,最快更新大国重工 !

    已是社科院研究员的丁士宽扶了扶近视眼镜,认真地说道:“你说错了,我这次来只带了眼睛和耳朵,没有带嘴巴,所以放不了嘴炮。中央领导对于榆北振兴的事情非常重视,指示社科院派出专家前来调研,发现经验要加以总结,发现问题要及时揭露。我就是来搜集有关材料的,这方面,你这个振兴工作小组的副组长,可得帮我。”

    冯啸辰笑道:“我可不能帮你,你既然要调研,就该深入群众,听听群众的声音。如果让我提供信息,我说的肯定都是好的方面,这不就没意义了吗?”

    丁士宽当然知道冯啸辰是在搞怪,他也笑着说道:“我肯定是要去下岗工人家里走访的,这一次跟我一起来的,还有社科院的另外几位老师,以及十几位研究生,各个层面的人我们都要走访。你作为负责榆北振兴工作的官员,自然也在我们的调研之列。”

    “没问题,我随时等候丁教授的传唤,保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冯啸辰应道。

    明白了丁士宽的来意,冯啸辰又向祁瑞仓问道:“老祁,你不会也是来调研的吧?我印象中,你和老丁的争论还没有一个结论呢,怎么,打算到榆北来找点资料?”

    丁士宽和祁瑞仓是战略班硕果仅存的两个搞学术的人,而且还是观点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丁士宽是信奉政府主导经济的,而祁瑞仓则是一个坚定的自由经济论者。冯啸辰在装备工业公司任职,做的就是产业协调的工作,对此,祁瑞仓一向是持批评态度的。按祁瑞仓的观点,国家根本不应当搞什么产业政策,只要放开经济,允许企业自由竞争,各个产业就会得到长足的发展。如冯啸辰他们这样,反而是束缚了企业的活力。

    冯啸辰对祁瑞仓的观点自然是很不以为然的,不过他也懒得去与祁瑞仓理论。经济上的事情,本来就不是能够争出一个结论的,最终的成与败,才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

    这一次的榆北振兴行动,是又一次政府行为,显然也是有悖于祁瑞仓所坚持的自由市场原则的。丁士宽到榆北来,可以说是来总结经验,那么祁瑞仓来,只怕就是专门找茬来的吧?

    看到冯啸辰一脸警惕的样子,祁瑞仓笑道:“老幺,你又猜错了,我可不是来找资料的,我是到榆北来挂职的。”

    “挂职?”冯啸辰真有些愣了,“老祁,你不是在国家发展研究中心工作吗,怎么会到榆北来挂职?”

    祁瑞仓作为一名从美国回来的经济学博士,含金量是非常高的,有好几所高校和几家研究机构都向他发出了邀请。最后,他选择了国家发展研究中心,在那里当了一名研究员。照他自己的说法,他去美国留学就是为了研究中国的发展战略,国家发展研究中心显然是一个能够让他实现抱负的所在。

    发展研究中心是国家最高级别的智囊机构之一,平日里承担着大量与国家经济管理相关的研究课题。祁瑞仓在美国呆了六年,期间还参与过一些国际性的研究项目,对国外的经济管理情况颇为了解,在好几个课题中提出了不少具有国际视野的政策建议,受到了中央领导的好评。不过,他的自由主义观点,屡屡未能得到采纳,这也是让他颇为纳闷的事情。

    前些天,中央召开了一次有关榆北振兴问题的讨论会,祁瑞仓也被邀请参加了。在会上,孟凡泽以榆北振兴工作小组组长的身份,介绍了一些情况,并恳请与会专家为榆北振兴提出宝贵意见。

    祁瑞仓在发言中对榆北的工作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论调自然还是出自于他的自由主义理论。他认为,榆北的问题根源在于它是一个计划经济时期成长起来的工业城市,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要振兴榆北,必须是引入市场机制,倡导自由竞争。而目前振兴工作小组的做法依然是政府主导的那一套,相当于换汤不换药,这样做是完全没有效果的。

    对于祁瑞仓的发言,与会的官员和专家褒贬不一。大多数的人认为他所分析的病症是正确的,那就是榆北的症结在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过程中的各种不适应,但他提出放弃政府干预,让榆北自己脱困,这就有些想当然了。

    “为什么是想当然,市场能够起到优胜劣汰的作用,只要我们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鼓励榆北的企业家自主创业、自由竞争,那么优秀的企业家自然就能够脱颖而出,从而带动带个榆北的经济走向全面复苏……”

    祁瑞仓在会议上这样慷慨陈词道,他还引经据典地讲了一套理论,这自然也是芝加哥学派所信奉的自由市场理论了。

    “瑞仓同志,你有没有到过榆北?”孟凡泽发话了。

    “暂时还没有。”祁瑞仓答道。

    “那么,你有没有在地方上从事过经济管理的工作?”

    “我到社科院读研究生之前,曾经在企业里工作过几年。”

    “哦。”孟凡泽点点头,然后说道:“瑞仓同志,我有一个建议。我们总说实践出真知,你说的芝加哥学派的理论不管有多高深,最终是需要用实践来检验的。既然你有这么多的想法,是不是可以到榆北去工作一段时间,用实践来检验这些想法的正误……”

    “就这样,孟部长亲自指示安排我到榆北来挂职,担任榆北市招商局副局长,为期两年。”祁瑞仓笑呵呵地向冯啸辰介绍道。

    冯啸辰这才明白,他感慨道:“让你一个芝加哥大学的博士,到榆北来当个招商局副局长,实在是大材小用了。”

    祁瑞仓道:“我倒没觉得什么大材小用。其实,就算没有孟部长的安排,我也是想找个地方去做一段时间实际工作的。我回国以后,感觉国内的情况和我在国外听到的很不一样,有很多经济现象都是理论界所不曾研究过的。这些现象,必须亲身去感受一下,才能真正地理解。这次能够到榆北来挂职,我非常高兴。”

    “哈哈,看来,咱们同学里,还是你最真心,直接就来跟我并肩作战了。”冯啸辰拍着祁瑞仓的肩膀说道。

    祁瑞仓正色道:“老幺,我可跟你说好了,你搞的是政府干预的那套,我到招商局去,是打算照着我的理念做事的,倡导自由竞争,相信市场的调节作用。咱们俩比比看,到底是谁的手段效果更好。”

    “没问题,只要能够让榆北变得更好,什么手段我都支持。”冯啸辰说道。

    于蕊插话道:“小冯,小祁要搞他的自由市场,由他去搞。我这次来,可是带着任务来的,你能不能给我介绍一些妇女再就业的项目,我们准备在这里搞一些试点。”

    冯啸辰用手一指潘才山,说道:“于姐,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其实我和潘厂长、张厂长刚才就正在谈一个与妇女再就业相关的项目呢,我们正愁没人牵头,你们妇联来了,可就正合适了。”

    “是吗,什么项目?”于蕊欣喜地问道。

    “家政服务。”冯啸辰说道。

    接着,他便把阮福根准备招收一批工人到南方去工作,而这些工人又担心家里无人照料的事情说了一遍,最后说道:

    “我们分析过了,榆北有好几十万工人,要想全部在榆北本地安置,肯定是不可能的。下一步,我们准备联系一下珠三角、长三角等地的企业和劳动部门,从榆北招收一批工人到那边去就业。如果可能的话,招收的规模应当在10万人以上。

    这10万人大多数都是中青年,属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群。这些人一旦离开,家里的老人、孩子就没人照顾了。所以我们考虑要建立一些家政服务公司,这样既可以解决这些家庭的家政服务需求,同时也可以容纳大量的就业。家政服务嘛,肯定是以女性为主的,这算不算你们妇联工作的范畴?”

    “当然算!”于蕊好歹也是社科院的研究生出身,头脑非常清晰,一听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她毫不犹豫地说道:“这件事我们接了,不单在榆北重机,而且是在整个榆北市,恐怕都需要这种家政服务。如果可能的话,我们和榆北市妇联合作,创办100家家政服务公司,你们看如何?”

    “启动资金方面,我们财政部包了。”谢克力不失时机地秀了一把存在感。他算得很明白,家政公司的投入是很少的,办个食堂,买几把通下水道的皮揣子,能花几个钱?相对于财政部准备的专项资金而言,可谓是九牛一毛,但其效果却非常明显,这就叫惠而不费,他岂有不掺和进来的道理。

    “那可太好了。”张越拍掌称道,“光我们榆重就可以办上三四家,他们相互之间还可以搞搞竞争嘛,对了,祁教授不是说自由竞争才最有效率吗?”

    祁瑞仓皱着眉头,苦笑道:“国家妇联牵头,财政部提供启动资金,这还算个什么自由市场,不还是计划经济那一套吗?唉,看来要转变观念,可真是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