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www.23hh.io,最快更新釜底鱼 !
显呈三年,哀惠帝暴毙于宫中,年仅七岁,皇位无人承继,大凉王朝覆灭。至此,三大异姓王正式开始了长达数年的割据斗争。
凉亡后二十七年,吴军北上伐秦。三月末,吴王率军攻入秦都城长安府,斩杀秦王及其妻妾子女并悬挂头颅于城墙,秦亡。
五月初,吴军向东攻陈,与内应里应外合,势如破竹攻到都城开封府城下,陈王率领臣子出城以亲王礼相迎,以示臣服。
至此已是七月底,吴王结束长达二十七年的分裂局面,统一中原。
次年正月,吴王正式登基为帝,以“延”为国号,定都开封府改称中都,改元“永安”,史称睿文帝。
永安十三年秋,睿文帝旧伤复发病重在床不能主持朝政,太子良王代理政事。
永安十四年,睿文帝病情一直不见好转,太子经验不足掌控朝局有心无力。
五月末,蛰伏十数年的岭南王偕同南海卫上将军起兵谋反,长宁长公主驸马、岭南王次子在中都经营数年,从内部瓦解守军。叛军在都城长驱直入,睿文帝次子瑞王亲自领兵重整士气誓死守卫皇城,城外西北卫上将军及时率军赶到,两面夹击反败为胜。
十一月,南海卫上将军被斩,岭南王被擒,兵败,叛军降。
永安十五年,睿文帝废良王太子,立瑞王为太子。
八月,睿文帝驾崩,太子继位。
次年改元“兴和”,史称惠昭帝。
兴和七年冬,惠昭帝偶感风寒,病情断断续续时好时坏。
兴和八年秋,惠昭帝熬了将近一年,遍寻良方无果,太医也无力回天。奈何仅有的两个皇子两年来相继早夭,皇位无人继承。
为了萧氏皇族血脉延续,惠昭帝召大臣拟写诏书,决定将皇室唯一子嗣、贤妃所生的钰瑶公主立为帝姬,向天下昭示她承继大统的资格。
惠昭帝念帝姬年幼尚且五岁,特立五位辅政大臣辅理朝政,赐皇后垂帘听政的权力。
兴和九年正月,惠昭帝病情恶化,不久驾崩。
次年,改元“开隆”,帝姬举行登基大典,正式登基为帝。
开隆四年六月,朝议决定开放女子科举,科举改革在南部十三府试验推行。
开隆七年三月,殿试放榜,改革成果寥寥,无法继续。
五月,多地声援支持改革全国范围内长时间推广,两党朝争一时僵持不下。
争执持续将近一年,保守派坚持反对到底,改革派气势已将消磨殆尽,改革几近废除。
开隆八年七月中旬,中都府早已没有人谈论起那次轰动一时的改革了,也已经没什么可说的了,毫无疑问那将以失败告终。那件事终究会被更新鲜的更惊奇的消息掩埋,所有人似乎都已经遗忘了。
中都永远是人来人往喜新厌旧的,很少有人或事能长久存活于人们口中心里。
当然,自家人自家事除外。
中元节刚过,各家各户都是要祭祖的,以示对祖灵的敬仰,没有人应该数典忘祖。
这也是前天晚上的事了,除却穿城而过的先银河上星星点点没打捞完的不见原形的河灯,已经没什么痕迹能证明那晚祭奠真实存在过。
记忆中这祭祖似乎与灯会无异,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华丽耀目的各式河灯,才是影响最深的。至于先祖是否收到了自己的心意,也没人能说明白,这么热闹鬼魂也该是喜欢的吧。
于是中元节过了,人们还是照常过日子。偶尔忆起过世的人,悲伤之余想起这次中元节祭奠过他们,也能心安理得期待祖宗保佑。只是不知道死去的人在阴间过得是不是都顺心,能有空操心阳间事。
也有一些人是回祖居祭祖的,更重要的是跟族人联络一下感情。若遇上了困难,也可以顺便回去拉拉关系,活人到底还是比死人可见可感,更让人放心安心。
他们也陆陆续续回了中都府,从各处而来在城门处汇聚。
有的坐的马车,车里大包小包塞满了东西,过城门一个个检查费了不少时间,风吹过微微掀起车帘,能看见车里人矜持的笑意。也有的没多少东西,似乎是空手而归,只是也说不准,也许有别的什么收获。
不管怎么说,坐得上马车的至少都是吃穿不愁的,这是许多人一辈子的追求。中都府达官显贵不少,也同样不缺为谋生犯愁的人,城门也许是他们唯一的交集点。
城门处还有许多人顶着烈日排队,赶车牵马挑担各式人都有,只女人比较少。女子通常是坐马车或不出门,排队进城来的一般都是做买卖的村野妇人,农妇不讲究什么男女大防,生计才是大事。
于是,在各种人出现都不为奇的城门处,排在队伍中间的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便十分惹眼。她穿着淡粉色的上衣,天青色裙长及脚边,露出小小的鞋尖,小脸略施粉黛,娇俏可爱。
她举止得体,着装干净整洁,看上去像是个好人家教导出的小姐,不是普通农家养大需要干粗活的女孩子。只是没有哪家小姐需要自己背包袱提箱笼,也没有哪个教养良好的女子,会在众目睽睽下露出自己的面容。
小姑娘站定在一个少年人身侧,似乎没发觉周围打量她的视线,依旧好奇地四处张望。
而她身旁那少年则一袭黛蓝色长袍肃立,也提了大大小小许多行囊,还背了个书篓子,应该是来中都府求学的吧。
他看起来年约十三四岁,相较于同龄孩子来说有点矮,与那小姑娘有三四分相似,都是大大的眼睛高挺的鼻梁。只是少年人脸部线条更硬朗一些,肤色有些黄黑,平平板板站定在那里感觉没几两肉,不像小姑娘一样白嫩嫩肉嘟嘟的。
再看前面,与这两兄妹站在一起的拄着拐杖的老者,他佝偻着背,只背了个小包袱,再多的大约也拿不起了。旁人大约能猜到这是外地来的祖孙三人,看起来平日里都是这少年干活照顾老人与妹妹,应该是个疼妹妹的,这才把妹妹养得这么漂亮。
外地人或许还不知道,这边姑娘是不能被陌生男子看到面容的,这是有损名誉嫁不出去的。众人这般想着,但没有一个人知道非礼勿视,只更加肆无忌惮地注视,难得见到一个长得好看的小姑娘呢。
只是那少年人眉眼有些凶,若视线不经意看过来,总叫人心虚避开不敢再看。其实没什么可心虚的,自己不带个幂篱将面容展露于人前,还不许人看不成。
小姑娘大大的眼睛张望倒是很可爱,只是大约是看不见什么有意思的,排了许久城门却还远,前面还站了十几人,小姑娘撅着嘴用脚尖磨蹭着地面,几次想把手中箱笼放下。日头正晒,又拎着大大小小包袱,对娇滴滴的小姑娘来说的确是辛苦而无聊。
一旁少年还站得笔挺,他也注意到了小姑娘的小动作,轻轻咳嗽一声,声音低缓带着些许少年人特有的清亮。
小姑娘忙重新站好,只是一双水灵灵眼睛看向少年,撇嘴含糊嘟囔着:“不是说有马车来接我们吗?”
少年垂目,用他有些哑涩又温润的声音说道:“说好的在城中等着我们,再坚持一下,过了城门检查就能坐马车了。”
前面那位约莫七十岁高龄的老者,有些颤颤巍巍扶着拐杖转身来,堆着皱纹对那小姑娘笑着说:“不要急,不要急,马上就到我们了。你看前面,那就是卢家来接我们的。”
老者指了指城门另一侧,那边停了足足十数辆马车,看上去大同小异,就是自家马车也要辨认许久。
中都府里,只有一些世家望族高官显贵,才能在马车上印家族徽记以示区分,好叫旁人瞧见知道身份。那边有一辆车厢后面印了个芙蓉花,看的便都知道了这是卢家的马车。
虽然老者说的也是卢家,只是这个卢肯定不是老者口中的卢,中都府姓卢的人家多了去了,但不是谁都有资格被称为卢家的。这个卢家可以说是当今最显赫的家族,怎么可能是这祖孙三人能结交认识的。
是哄小孩子听话骗人的吧。
不过也没有人会上前搭腔拆穿,看个热闹罢了。
大约一刻钟后,那祖孙三人便到了城门口接受官兵检查,带的东西无非就是衣物书籍吃食,除此之外还有几个长长的画匣,看上去雕刻精致有些年头了。看来是个不算很穷的读书人家,还有些值钱的书画收藏。
他们身上便不必搜查了,也不过是一老两小,衣料单薄,看一眼便能看出有没有夹带兵器——夏日闷热,后面还排着长队呢。
官兵放行过了城门,便有个管事打扮的人迎上去,向那老人家打招呼。倒也是真有人来接。
管事接过小姑娘手上箱笼,带路往马车那边走去,小姑娘虚扶着老人跟上,少年人提着行李跟在最后面,身形单薄脚步却也稳健。
那边马车乱乱,遮掩间便看不太清几人了,只隐约看见他们陆续上了车,然后一阵马蹄声乱响尘土飞扬,一辆马车载着几人从中驶出沿着大路进城去了。
烟尘之中能隐约看见车厢后有个芙蓉花徽记。
看岔了马车吧,也许那几人没上那辆马车。或者,刚刚那辆马车根本没有徽记,是太阳大了眼花了。管他呢,与自己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