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明耀四方 > 第164节 一点土地

第164节 一点土地

爱尚小说网 www.23hh.io,最快更新明耀四方 !

    惆怅之余,陆佑心里清楚。

    他这次尝试或许会死八百人,或许会和他们彻底失去联系。

    可如果成功,也会为他带来大量财富,总体来说,风险与收益成正比。

    只是,陆佑不明白,张新为什么劝他开拓海路?

    没有其他人,陆佑直接问出心里想法,“你为什么如此热心?”

    张新笑笑,伸手捏住一片雪花,像是在诉说一件不相干的事情,“这里是东方大陆的最南方,你认为下雪正常吗?”

    陆佑眉头轻皱,陈述道:“往年比较暖和,去年很冷,却没下雪,今年不正常。”

    “去年广州冻死约百人,今年估计会更多,那些高高在上的大官和皇帝不知道,”张新反问陆佑,“广州如此,你难到不知道内地现在什么情况吗?”

    “这...”

    陆佑当然清楚,现在大明朝全境都很冷。

    不仅冷,还缺粮。

    几乎是流民成风,叛乱如星火,无处不在。

    得说明的是,不管是干旱、绝收、苛税、腐败、土地兼并,这些都不是问题,老百姓只要有口饭吃,造反概率极低。

    然而,连较为富有的苏州都会发生织户造反事件,以点带面,可以想像大明镜内现在情况是多么糟糕。

    见陆佑想通,张新笑笑,“无关其它,也谈不上心怀仁慈,海外物产丰富,多送一船粮食回来,既可以有钱赚,又能多活几个人,何乐而不为?”

    听完,陆佑既惊又讶,对张新有一种刷新三观,识知观被颠覆的感觉。

    见陆佑已经被忽悠瘸,张新微微一笑。

    事实是万历时期拥封建社会时期内的最多耕地,而人口只有约九千万到一点三亿,那怕天灾不断,养活这些人,完全没问题。

    大量普通人吃不饱,不是土地不够,也不是天灾,也不是缺种子。

    像比较抗旱、抗冷、产量高的红薯(地瓜)半个世纪前已经被大明官员推广。

    吃不饱,饥饿,究其深层次原因,‘土地兼并’是罪魁祸首之一。

    但凡有里有点钱,有点权。

    上至皇族、亲王、官吏,下至富商、地主,皆兼并土地,给老百姓留半口饭吃,也不至于造反。

    当然,这是人性,如果没有特殊手段,永远不可能制止。

    拿老朱举例,他父母饿死后,没有地方埋;转眼不过才两百多年,他的子孙就让更多人无处埋身。

    换成后世这个问题也存在,大地主巨大,小地主得兼职打工,无地失业农民只能睡帐篷。

    ....

    不是为粮,张新也不图陆佑什么。

    忽悠他派人出海闯荡,仅仅只是让他当个试路石,寻找航线而已。

    话又说回来,陆家是大海商,出海风险虽然很大,却又比那些小家小族出海安全无数倍。

    就张新知道的事实,像王小海一类底层普通人,初期出海寻找财路时,失踪超过七八层,十人只有二三个能回来。

    包括船只失事,以及不知在哪里上岸,找不到回家路。

    不算完,回来这两三人,未来十年内,有六成依然会死在海上。

    人性向吉避害,大海危险还要出海,是因为不出海会被饿死、冻死、谋杀、死于混乱。

    万历后二十年,到南明灭,七八十年内,人口减少一半,这是北方和西北方的情况;南方山多地少,被视为蛮荒之地,饥饿情况更甚,唯有出海,至少还有光宗耀祖机会。

    多扯一句,南方比北方和中部地区更偏向生儿子,有历史原因。

    其它时期不管,明末期,每家至少需要三个儿子,四五个挺好,六七个不嫌多。

    缺土地,内卷严重,儿子少,和邻居打架不够;儿子少,两族打架不够;儿子少,出海死亡率那么高,怎么传宗?

    扯远,又聊几句,张新辞别陆佑,乘渡船在氹仔岛码头上岸。

    从最初开始,张新就留意购买氹仔岛土地,直到和费尔南多约架后,确定这里大本营地位。

    叫大本营,加上岛秘密多,张新对所有人的要求是,无事不准离岛。

    特别是从事蒸汽机应用开发,硝土提炼,火炮研制,步枪制造等工作的学徒和有等级工匠。

    包括狗和马,没有去势之前更不能离开。

    人一上百行行色色,为防止不好事情发生,氹仔岛沿边界和水界一天十二时辰皆有人和狗巡逻。

    防外输乱同时,张新没忘记,坚固堡垒一般是从内部攻自破的。

    为此,加强内部保密管理也是张新的工作重点。

    以上都是大棒,甜枣也有。

    酒水、食物、女人、终极奥义,不会让学徒和工匠感到无聊。

    就像某经、某典,岛上人手一本终极奥,早上读,晚上读,鼓励办法简单,可以全背者,皆奖励一两银。

    偶尔举办一场背书比赛,趣味纠错赛,胜者奖励一个女人,积极性不言多述。

    换成张新是学徒,也会死命背,东家奖励的女人,原配也不能说什么,光明正大纳妾。

    心里想到得意处,张新嘴角弯起一抹弧度。

    不过,他很快就被码头忙碌吸引目光。

    过去氹仔岛渔人码头属于小码头,人员来往比较少,现在像——集市。

    有多达七条船正在卸货,或排队卸货。

    其中有内地来的煤船和糖船;海外来的甘蔗船和运粮船。

    看旗帜,运粮船是郭家的;煤船是东印度公司的;甘蔗船是王直海的;糖船是达旦商行的。

    还有一般散发着淡淡臭味的普通货船也在后面排队,不用猜,那里肯定堆满鸟粪。

    除鸟粪船,所有输进来的生产资料,卖家皆不要银子,只要氹仔岛生产的船长酒。

    一桶好喝到爆裂又不上头的好酒,银子买六十两一桶(450斤),用物资交换,换算成银子只要四十两一桶。

    这生意很好做,只恨送到氹仔岛的物资太少。

    至于这些人把酒卖给谁?

    张新表示不关心,大明现在虽苦,却是世界第一富国,那些兼土地的家伙个个都是富豪。

    不提白身富豪,仅仅老朱后代就有一百万呢,他们能消费所有船长酒。

    另外还有相当多一部分卖给费尔南多,所以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