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 第四十一章 洛阳之变

第四十一章 洛阳之变

作者:蚂蚱不吃鱼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爱尚小说网 www.23hh.io,最快更新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

    PS:修改完成!

    魏咎自然没有勾结秦国,他原本就是奉了魏王的命令,开关放秦军通过。只是,来自大梁的“使者”显然不愿意给他辩解的机会,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使者”真真切切是魏王派出的使者,只不过,魏王给他的命令是协助魏咎防守函谷关,而不是诛杀魏咎。所以,虎符是真的,通关文牒却是捏造的。使者是真的,军队却是韩军伪装的。

    当“使者”家人的性命掌握在韩军手中的时候,当韩国的细作成功地打进魏国王宫并窃取了虎符、印玺,一切事情都有了解释。

    按照魏王的命令,河东调集了六万大军南下,其中,有一万是前来增援函谷关的。剩下的五万则是负责牵制三川郡的韩军。可惜,这个消息迅速被韩国潜伏在大梁的细作掌握。前去新郑示警的韩国细作几乎是和魏王的使者在同一时间出发,结果,自然是新郑率先做出了反应。韩国干脆将计就计,在渡口悄悄设伏。率先渡河的一万魏军中伏,猝不及防之下,伤亡惨重。韩国摆出堂堂之兵,扼守住了河水(黄河)渡口,阻挡了魏军南下的道路。

    趁着这个时间,韩国不惜损失了一个潜藏很深的棋子,成功窃取了虎符,并伪造了通关文牒和魏王的诏书。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一万韩军乔装成魏军,裹挟着真正的魏王使者扣关。一面是忠君是大义,另一面则是家人是至亲是韩国许下的高官厚禄,意志力原本就不坚定的魏王使者最终倒向了韩国。

    三川郡的兵力半数用来防守河水渡口、袭击函谷关,半数则是调往洛阳。洛阳的战事远没有结束,虽然如今的洛阳城韩、赵联军只有不到一万的兵力,但却成功地把十万秦军牢牢地吸引在洛阳城下。说错了。十万秦军眼下只剩下五万,应该是五万秦军。

    秦军的伤亡越大,秦军主将麃公越是相信韩王、赵王就在洛阳城当中。否则,韩、赵联军又何必死守洛阳不退呢?!唯一让麃公有些疑惑的,就是韩国的援军迟迟没有越过河水前来增援。虽然河对岸的军队人影憧憧,但就是不敢渡河作战。似乎在在顾忌伤亡。或者担心失败。不知不觉间,秦军攻城已经进入第八天了,但韩国的增援速度比意料当中的要慢的多!这让麃公一方面疑惑,一方面庆幸!

    在麃公看来,出现这种情况无非两种可能,一方面是随着韩王被围,韩国彻底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地步,群臣们争执不断,不能下果断的命令。另一方面则是新郑发生了内乱。或者其他原因导致了指挥不灵,各个地方的援军各自为战。

    麃公的猜测直到方才才有了明确的判断,那就是新郑确实发生了动乱。消息来源于魏国的使者,使者声称魏国出兵十万包围了新郑,如今韩国一片动乱,诸郡县各自为战,互不服气。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人心不安,哪有一支军队肯渡河来救驾呢?!

    事情的发展显然出乎了麃公的预料。麃公没想到,魏国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居然出兵了。原本是作壁上观的魏国这次显然是看中了巨大的利益,想要趁机瓜分。这对秦国是好事,也是坏事。好处很明显,正是因为魏国大军的出动。切断了新郑和外界的联系,导致了韩国人心浮动,原本陆陆续续到齐的韩国援军彻底失去了统一的指挥,给攻打洛阳不利的秦军更充分的时间。坏处也是自然,如果魏国可以胁迫韩国提前答应割让土地。那秦国也不敢保证,魏国会不会反戈一击。毕竟,韩国的地盘够大,好处够多,是秦、魏两国一起瓜分还是魏国自己独吞,这里面的差别可是大多了!一旦魏国生出异志,这十万秦军(眼下只有五万)深入中原,和关中远隔数百里,很明显的孤军一支,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

    所以,和魏国的使者虚与委蛇一番之后,麃公表面上喜气洋洋,很是开心,背地里却是把负责攻打洛阳的四个军侯(掌管五千人)召集了起来,下达了最后的命令。麃公限令全军在明日日落前攻克洛阳城,否则,麃公将以作战不力的罪名,把他们四人处斩。

    四名军侯左右合计了一下,知道如果再不卖命的话,他们四个人是看不到第三天的太阳了,左右是死,与其被麃公割了脑袋示众,不如轰轰烈烈地战死在沙场上,还能博一个好听的名声。洛阳城已经摇摇欲坠了,虽然敌军仍然在坚持,但他们只有一万人,又始终没机会好好消息,哪怕不是为了秦王颁布的重赏,仅仅了为了活命,军侯们就没有理由后退。

    于是,军侯们回去以后,又分别把手下的二五百主们集合起来,咬牙切齿地说道:“麃将军已经说了,明天日落前,我们要是拿不下洛阳城,他就把老子的头颅砍下来当尿壶。不过,老子临死前,也不会让你们好过!老子会把你们的头砍下来,再带着最后一波士卒冲锋!就是死,老子也要死在洛阳城里!”

    二五百主们也如同打了鸡血一般,把手下的百人将集合,告之了麃公的死命令。层层下来,等到了最底下的秦军,听到的就是这样的流言!

    “听说了吗?大将军下了死命令!明天日落前我们拿不下洛阳,我们身后的执法队就会把我们全都杀了!”

    “听说了!什长还说,咱们要是拿不下洛阳城,大将军就会拿咱们的心肝当下酒菜!”

    “拼了!老子就不相信!这弹丸之地还能把老子挡住!”有人扯着嗓子不服气地说道。

    “干了!人死鸟朝天,不死万万年!咱可不能让韩狗们瞧不起咱!杀他娘的!死伤了那么多弟兄,这笔账咱们好好算算!”

    很快,士气重新鼓舞起来的秦军发起一波又一波的攻势,虽然秦军的攻势看起来毫无章法,毫无隐瞒。但韩、赵联军,或者说是韩军更合适,因为一万赵国大军仅有不到两百人还活着,洛阳城中的军队大多数是韩军,偏偏就没什么好的办法。箭矢们早就用光,檑木、滚石也已经告罄。洛阳守军如今仅剩下的,不过是些许军人的勇气和荣誉心。

    城头上的韩军手中的武器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的都有。原本的武器经历了无数次的碰撞,渴饮了无数敌人的鲜血后,早已不能使用。也许一个长枪兵正在用长剑,也许一个弓箭手在用长戈,也许一个盾牌兵居然拿起了木棍,不用怀疑这一切,韩军只是把身边可以用的装备全都用起来。等着跟洛阳同归于尽或者浴火重生的那一刻。

    这一次,秦军毫无保留,韩军也毫无保留,从下午到整个晚上,从次日的黎明到次日的中午,秦军的攻势就没有停止过。秦军有着兵力的优势,还能做到梯次轮流攻击,但韩军迫于捉襟见肘的兵力。完全是没有一刻的消息时间。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秦军的优势在一步步累积。秦军再次伤亡了一万又如何,韩军只剩下不到四千人。以不到四千人对抗十倍于己的敌军,这四千人还是疲军,是孤军!怎么看,韩军都没有赢得这场洛阳保卫战的可能。

    离麃公规定的最后期限只有不到两个时辰,但麃公知道。日落以前,这个让六万秦军埋骨的伤心之地,很快就会属于秦国了。以六万秦国的精锐换三万韩、赵联军,加上韩王、赵王的性命,麃公觉得很值。秦国也觉得自己占了便宜。秦王临行前已经告诉了自己,他不要伤亡数字,他只要洛阳,只要韩王、赵王,如今,自己可以幸不辱命了!麃公暗暗地想道。

    “传令下去!让本将军的一万亲卫集结,随时待命!”

    副将望了眼麃公,神色恭敬地回道:“喏!”

    麃公的此举自然是有所深意,谁都知道,拿下洛阳是多么大的功劳!秦王才不管在拿下洛阳前,众人分别立下了什么功劳!他只关心也只在意一点,那就是谁第一个率军攻进了洛阳城!在洛阳即将被攻克的前提下,麃公此举,显然有抢功的嫌疑!但麃公的主将,谁也不敢提出非议。何况,麃公已经给过前军时间了!毕竟,现在一万以逸待劳的亲卫只是在集结而已,留给前军的时间虽然不多,但也有半个时辰。这半个时辰,就决定了前军的牺牲到底有没有代价!前军所有人的命是保住了,至于前途,就看接下来半个时辰的表现了!

    发现身后的中军精锐是不疾不徐地集结着,正在攻城的秦军前军顿时着急了。自己辛苦了一天一夜,伤亡了一天,如果在这个时候被人抢走了大功,自己还不亏死啊!不行!这绝对不行!想通了这一点,前军仅剩的两名军侯指挥着不到一万的前军,加大了对洛阳城的攻势!

    韩军这个时候已经把所有的底牌都打出来了!再坚强的意志力,再绝佳的忍耐力,面对绝对优势的敌人,面对同样视死如归的敌人,也完全是无可奈何,无计可施!韩军咬着牙,死撑着没有逃下城头,在城头上,最起码还能像个爷们一样的战死,一旦失去勇气,退回到城里面,等待自己的,将是秦军的血腥报复!

    给秦军制造老子这么大的伤亡,再傻的人也知道,秦军是决计不会轻饶了自己的!秦军若是会接受自己的投降,早就在韩军人数锐减到一万以下就出来招揽了!也许在洛阳守将秦国劝降的使者枭首然后把首级挂在西城门的那一刻,也许是从秦军七名校尉战死洛阳的那一刻起,这片战场上的韩、秦两军就已然没有了和解的可能!摆在两军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就是你死,要么就是我亡,没有别的出路。

    秦军以为洛阳守军这么卖命,是因为困守在洛阳的韩王、赵王许下了丰厚的赏赐,实际上却是不然。因为,秦军的最终目标,韩王、赵王压根就没有在洛阳城中。虽然三万参加会盟的韩、赵联军在洛阳城寸步不移,但谁规定了,三万韩、赵联军在洛阳。就一定意味着韩王、赵王也在此处呢?!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秦国的局势,那就是成也魏国,败也魏国!秦国之所以可以奇袭洛阳,一路连克渑池、新城、河南大小十数座城邑,仰仗的是魏国的纵容。没有魏国的借道,秦国这个胆大到极限的计划就不可能进行到这一步!离成功只差一步!

    秦国之所以功亏一篑。没能把韩王、赵王围困在洛阳,也是因为魏国!如果不是魏国上大夫段干崇酒后失言,韩国怎么也想不到,魏国居然暗中和秦国勾结到了一起。韩国确实知道,秦国的丞相魏冉是访问了大梁,但问题是,此后,魏国的表现一直中规中矩,没有拂逆韩国。韩国又不可能一直防备着魏国。在魏国答应参加洛阳会盟后,这种警惕更是下落到了极限!虽然魏王称病拖延了会盟的时间,但来自魏国王宫的细作传信说,魏王确实卧床不起,最后的一丝警惕也就消失了!

    好在,御史大夫范睢前两年开始秘密搜罗民间的少女,将他们培养成韩国的耳目。这次也是上天护佑韩国,否则。段干崇怎么不偏不巧地醉后失言,失言的对象还刚好是韩国布置在大梁的一个耳目。恐怕。就连段干崇也不敢相信,自己的枕边人,自己最宠爱的一名侍妾,居然是韩国的耳目!

    因为这样的种种巧合,在秦国奔袭洛阳的大军还没有出函谷关的时候,韩王及时得到了示警。一切事情变得明朗起来了。魏王装病不出,不过是担心自己也被困在洛阳。秦军接连在太原郡和汉中、南阳三个方向发动战事,不过是想把韩国的全部注意力分散走。实际上,秦国暗中集合了十万精锐,在魏国的默许下。想要一举重创韩国、赵国。

    韩王、赵王在明白了秦国、魏国的狼狈为奸之后,勃然大怒,但愤怒之后,也是不由赞叹秦国的魄力和魏国的果断。越是佩服秦国、魏国,韩王、赵王越是对两国深深忌惮。

    秦国敢动员举国之兵,拿国运来做赌博,肯定是瞅准了魏国的命脉。魏国也果真没有让秦国失望,在韩、赵两国最松懈的时候反戈一击。两国联手,秦军出入函谷关已经自由,没有了东进中原的障碍,中原成了秦国角力的主战场。偏偏韩王选择了洛阳作为会盟的地点,给了秦国最好的机会!

    依着韩王的本意,之所以选择是洛阳会盟,原本是想要借助三晋再次结盟的声势,威慑天下,尤其是震慑关内那个骚动不安的秦国。西周、东周两国的覆灭不过是韩国想要消除内部的隐患,毕竟历史上,秦国没少受这样的委屈。洛阳距离新郑太近了一些,正所谓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鼾睡!西周、东周两国再小,也可以征召一万多的大军。秦国完全可以逐步地拉拢西周、东周两国,时不时恶心下韩国,或者把洛阳作为落脚点,拉拢天下各国对抗韩国。韩王想要借着赵国臣服的良机,一举站住洛阳这块中原最核心的地盘。以后,无论是顺流而下攻打齐国还是西拒秦国,都有着先天的优势!

    在听说秦国的十万大军正在火速往洛阳袭来,甚至不排除魏国出兵的事情后,赵王立即就失去了主张。洛阳城这座年久失修的城邑自然无法力抗秦国太久,哪怕这三万韩、赵联军是精锐中的精锐,也不可能!所以,赵王第一个提议是前往韩国的野王,据河而守。有着河水天堑和太行山的阻挡,无论是秦国的十万大军也好,河东的魏军也好,都无法威胁野王的安全。至于逃回新郑,没听说魏国正摩拳擦掌地要出兵吗?依照魏国急功近利的本性,恐怕韩王、赵王一回到新郑,魏国的大军就将新郑包围了。

    当然,赵王的潜台词没有说出来。这个年代,尚还没有一国国君前往另外一国都城的先例,除非这个人是亡国之君前来避难或者兵败被俘虏的。无论是哪一种,都不是赵王愿意接受的。最起码,这个兆头不太好!哪怕韩王对自己如何有礼有节,但谁也保不准,新郑的那些韩国宗贵们会鼓捣着扣押赵王,逼迫赵国割让更多的城邑。最起码,换一个位置,如果是韩王前去邯郸,赵王都不敢保证,会有多少人劝说自己扣押下韩王。

    至于退到野王后,韩、赵两国的下一步动作。赵王则是想的没有那么长远。倒是上卿蔺相如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那就是身为东道主的韩国,自然是集结大军,把这十万大军赶回关中,甚至于,尽数歼灭!至于魏国可能的动作嘛,只要这十万秦军落败了,魏国必然胆寒。两国暂且不追究魏国的过失,权且当做魏国不堪重用,被秦国偷袭了函谷关,等两国可以抽出足够兵力的时候,再好生教训秦国!

    只是,韩王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