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小人物的英杰传 > 9.黑云压城城欲摧

9.黑云压城城欲摧

爱尚小说网 www.23hh.io,最快更新小人物的英杰传 !

    匈奴,曾经是肆虐于大汉北方的一个强大无比的存在。~頂點小說,

    在冒顿单于的率领下,他们险些就完成了异族南下中原的壮举。

    可就算如此,他们依然以相对弱小的力量反杀强大的东胡成功,又向西将大月氏驱赶到了遥远的西方,向南逼迫大汉不得不每年拿出大笔的财富并献上美丽的少女来满足他们。

    可是作为马背上的强盗民族,匈奴终究没能如同未来的某个海盗国家那样,成功摆脱了身上海盗的身份,摇身一变成为绅士的代表,哪怕身体内还流淌着海盗的血,但却在表皮上成为了举世瞩目的存在,进而引领了整个世界文明多达数百年的时间。

    于是,经过大汉不断的打击,到了这个时候,原本强大的匈奴不但分成了南和北两个部落联盟,其中的北匈奴更是被驱赶到了遥远的西北,成了一群惊弓之鸟,面对李书实讨伐西域的大军,竟然连面对的勇气都已经丧失,听到汉人军队到来的消息便惶惶不可终日,再听到汉人战胜了在匈奴人眼中已经变成新的草原霸主鲜卑人的消息便立刻举族搬迁,仓皇南顾。

    至于另外一支南匈奴,在内附大汉之后经过了休养生息已经重新拥有了不错的力量,但在实力恢复的同时,却也受到了来自于大汉思想的侵蚀,他们不断在这种先进文化的入侵下拼死抵抗着,但是结果却只能延缓被同化的速度,却不能根本改变这种趋势。

    到了现在,因为李书实的出现,更是大大加速了这样的同化过程。

    也许匈奴人作为民族的概念还能得以保持,但随着那些想要强硬抵抗这种趋势的匈奴人走入了煤窑。被派到了筑路的工地上,成为建设并州美好生活的建设者,为并州的美好未来贡献出自己的每一分汗水甚至是血液,剩下的匈奴人便在李书实为其编织出的美好愿景中不断沉沦,甚至已经有很多匈奴人成为了并州军最坚定的支持者,因为他们在这里拥有更多的机会。他们的家人可以因为他们的努力而获得更好的生活,那是草原子民做梦也想象不到的美好。

    如果这样的情况能够持续五十年以上,就算未来依然还有人想要凭借自己匈奴人的身份起兵作乱,但也无法阻挡这个草原曾经的霸主作为独立民族的消亡。因为哪怕他们再如何强调自己匈奴人的身份,他们说的语言是并州的官话,他们吃的食物是流传于并朔地区又或者关中地区的美味,他们书写的文字是汉人教授给他们的隶书和简化字,他们学习的知识也基本都是汉人的礼乐诗书,除了畜牧的知识因为汉人的认同而得以传承下来。他们的生活方式要么与汉人一样在田地里耕种,要么也是从事着与汉人密切相关的农牧活动,他们根本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先祖到底怀穿着怎样的精神,又是以怎样的意志在草原上与风霜雨雪搏击。

    他们,已经再也无法回到过去的生活之中了。

    所以哪怕还不是非常明显,但李书实治下的匈奴人已经和这个民族原本的生存方式有了不小的变化,这样的变化就算是远在辽东的公孙氏也都有所耳闻。

    而除了南北匈奴这两大势力,草原上还有一些匈奴人的“别部”。比如更加残忍好杀以战争为乐,喜欢以佣兵的方式参与到各种战争之中。毫无节操的拿钱卖命的休屠胡。

    但这些部族虽然也同样属于匈奴这个概念范畴之中,但因为远离匈奴王庭的掌控,而且平日里到各地做佣兵,所以就连各部落之间的风俗都不尽相同,更不要说与匈奴王庭。

    可以说这一群休屠胡当真是已经从匈奴种族中独立出来的“别部”。

    其余大大小小的匈奴“别部”的情况也基本上与休屠胡相类,因为种种原因已经形成了较为独特的风俗。虽然还无法完全从匈奴种族中独立出来,但也已经很容易分辨出不同之处。

    正因为有着这样的认识,当哨探回报说鲜卑人的阵中出现匈奴人,虽然似乎与现如今可以说是名存实亡的匈奴王庭所部有着一些不同,但依旧可以看出是匈奴人的习惯装扮。所以才会让公孙度在接到情报后第一反应便是“李书实是不是与鲜卑王庭之间已经达成和睦”这样的想法,甚至越想越觉得这样的想法似乎并不是没有道理。

    这天底下没有永远的敌人自然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尤其是对于国家和部落而言更是如此,前脚才刚刚接到袁绍因为公孙瓒的自我“放逐”而打算克扣事前答应给鲜卑人和乌丸人的赏赐和报酬,那么鲜卑人因此在李书实开出的更高价格下转投并州军的阵营也的确很有可能。

    并州军与鲜卑人争斗多年,实力自然是被那些草原子民所深深认同,就算李书实伸出了友好之手也不会被认为真的是示弱的表现,反而会被认为是强者的怜悯——这样的说法对于汉人而言或许还会考虑考虑脸面的问题,但对于重实利的草原子民而言,还真算不得什么。

    没看到匈奴人被并州军兼并后生活越过越好,以致于匈奴人当中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小,尤其是那些基层的牧民,现在就算某些匈奴贵族想要煽动恐怕也很难引起大的骚动。

    “不对,这不对劲,我辽东孤悬海外,又与那李书实无冤无仇,袁绍不除,怎么可能跨越山海攻打我辽东,这岂不是当年秦国‘远攻近交’的错误么,不对,这事着实有些蹊跷。”

    直到这个时候,公孙度依然觉得那些匈奴人应该是来源于李书实的授意,才会出现在鲜卑人的大军之中,至于那些匈奴部队是否来源于其他的部落,公孙度不是没有想过,只是若是那支部队不过三两千的规模,公孙度或许还不会如此断定。但随后陆续归来的哨探虽然损失严重,但依然证明了鲜卑人的阵中不但有匈奴人的军队,甚至数量上超过两万的规模。

    如此庞大的匈奴骑兵,放眼整个大汉,也只有李书实的并州军能够凑得出来!

    但就像公孙度的判断一样,李书实就算想要借着鲜卑人的手剿灭他的敌人。怎么看也不应该将力量投送到遥远的辽东——得到辽东后两翼齐飞?不要说笑了,辽西走廊那个烂泥塘和盐碱地不但每年有大半的时间难以通行大军,走过去很大可能回不来,回来就要再等很长的时间才能重新出兵,就算走塞外小路,那路途中的损失也是极为巨大的。

    可以说这个时候的辽西走廊绝对不会像游戏中那样可以让两公孙之间摆开架势捉对厮杀,反而更像是曹操与司马懿那两场经典的战役一样,前者因为日子选的不好结果只能走小路在柳城依靠突袭和张辽的悍勇这才袭杀了乌丸实质上的领袖蹋顿从而断绝了袁氏最后的机会。

    放过当时的公孙康,不仅仅是因为担心袁氏会与公孙氏联合对抗曹操。更是因为经过那场漫长且艰苦的行军,事实上曹操军已经完全没有了继续东进的能力,就算没有郭嘉提出撤兵的建议,一番犹豫之后曹操也必定会选择撤兵的选项,因为那是唯一的选择。

    反观司马懿,则可以说是在做了万全的准备,然后才依靠魏国那已经彻底恢复的强大国力以及在对抗诸葛亮入侵的战斗中锻炼出的精锐士卒,一路碾压。便让公孙氏疲于应付。但就算如此,那百日的行军时间也绝对足以让任何的主帅感到阵阵心悸。也就是当时魏国的国力足以支撑,而且司马懿在与诸葛亮这个极为擅长细节的军事统帅争斗多年后练就了极为强悍的细节判断能力,这才让辽东在与这只三国后期超级老狐狸精的战斗中惨败收场。

    事实上在另一个位面的历史上直到后来的隋唐时期,虽然是个败家子但也可以说是开疆拓土数千里的隋炀帝杨广从太子开始便不断征伐占据辽东的高句丽后裔建立的高丽政权,第一次征战便因为准备仓促导致经过了秋雨和漫长行军后的隋军完全发挥不出其应有的战力,令当时还是太子的杨广所统率的部队几乎是没有遭遇一场战斗便已经接近崩溃的边缘。

    到了后来的唐朝时期。干脆转而以海路进军为主,这才突破了辽西走廊那条近乎于“天堑”一般的道路,由此便可以知晓从辽东进攻中原同样是多么坑爹的一种想法。

    而且这个时代虽然已经有了足够先进的海运,辽东却没有能够运输超过五万人规模的海上船队,更找不到超过五万名经过漫长海上漂泊后还能够迅速投入战斗的士兵。这意味着假如李书实占领了辽东并将这一切准备好。那个时间足够中原的战事彻底分出胜负。

    话说在家憋了半天科技,好容易把终极兵种造出来,把终极魔法学会了,结果出门一看原本大乱的天下已经重归太平,如果还继续挑事就要面对全大陆各路人马的围剿,话说这个时候的感觉何止吐血?尼玛简直直接自挂东南枝的心思都有了啊有木有!

    可以说,比起长江对面的江东,辽东其实更加易守难攻,只不过这边的人口也实在是远远比不上江东,发展潜力也比不上气候更加适宜,或者说更热让植物可以更快成熟的江东,所以这里的割据政权对抗中央政权的成功率比起江东来才显得更加低下。

    顺便一说,在这种战争年代,对于植物自然是收获的次数越多越好,产量越高越好,至于口感什么的也只有现代人在物质极大丰富的时候才会去追求,对于古代人,甚至对于那些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的老人们而言,现在的生活那是理所当然的宛若天堂。

    就好像你让一个饿了三天的皇帝去吃烂白菜豆腐汤,照样能吃出珍珠翡翠白玉天仙味。

    想了大半天却没有想出什么结果,但局势的变化却不会因为公孙度的思考而停止。

    很快,鲜卑人和乌丸人便已经在辽东的边境附近聚集了超过十五万人的部队——这并不能算是一个确切的数字,因为到了后来,斥候和哨探根本无法靠近胡人的驻扎地,所得到的结果也不过是在外围根据一些情况做出的推测。准确性什么的显然可以说是根本没有,但就算如此,胡骑的总兵力也绝对只可能比这个数字少而不可能比这个数字多。

    如果李书实在这里,或许会发出感叹——宇文拓提供的情报果然没什么太大的问题,而且在那群“神秘人”的帮助下,就算魁头依旧有些不太甘心。但骞曼对鲜卑各部的整合显然已经有了实质性的突破,如今草原上除了宇文拓还带着一部分鲜卑部落拼死抵抗之外,就只剩下拓跋力微、阎柔和耶力达三个人抱团取暖,勉强算是站稳了脚根。

    至于斗争的失败者魁头,不过是一个没有了权力的摆设而已,骞曼已经完全不再担心那个“垂垂老矣”的废物,他要在那些“神秘人”的帮助下,实现先祖的期望,达成就算是檀石槐也没能达成的伟业。一切挡在他面前的阻碍都将被摧毁,包括曾经的挚友宇文拓!

    终于,当鲜卑人感到己方给予辽东的压力足够巨大的时候,在一个乌云密布,看起来似乎随时都会迎来一场倾盆暴雨的午后,一直耐心等待的骞曼终于在牙帐中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而面对由素利所率领的一万五千人的鲜卑军先锋,公孙度自然不可能坐以待毙。

    作为从小便在辽东半岛生活的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公孙度对于辽东以及周边的局势虽不能说是了若指掌。但却也足可算得上洞若观火,面对鲜卑人可能的进攻。他立刻开足马力,动员起了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而这其中最可以倚重的,便是来自濊貊的弓兵和扶余的支援。

    扶余人与鲜卑人之间的关系一向不好。

    按道理说一个来自草原,而另一个来自群山丛林之中,两者之间理应是井水不犯河水。但事实上作为两个同样攻击性很强的异族部落联合,两者之间的战斗从来都不曾减少。

    只不过草原上的骑兵无法深入密林之间,而长于山地丛林作战的勇士也很难将势力延展到美丽的草原明珠,都相当能征善战的双方,利用自己熟悉的地利优势。达成了微妙的平衡。

    如果一般的情况下,扶余人自然不可能跑过来帮助公孙度,就算公孙度给的钱粮再如何多,大不了将首付扣下来,至于尾款能不能骗到手那另说,反正扶余人不会跑到襄平附近的平原上去享受被鲜卑骑兵虐过来虐过去的待遇。

    就算是找死也不会那么一种找法。

    但是这一次的情况似乎与往常有些不太一样。

    来势汹汹的鲜卑人看起来不仅仅打算解决到公孙氏这个格局辽东而且活的还挺滋润的家伙,而且看那做好的准备和摆出的架势,就算进入到深山里与扶余人再决高下也有着极大的可能——那些根本不骑马却似乎可以在任何地形健步如飞的鲜卑步兵虽然露面不多,但当公孙度将这个消息传递给了扶余人并由扶余人证实之后,原本各怀鬼胎的两家势力在现实的压迫下不得不精诚协力,因为唇亡齿寒的他们如果还各自为政,各个击破将会是他们唯一的结果。

    也因此,一直在为继承人的问题与辽东方面交涉的高句丽,也在思考再三后派出了以死了长子后自动晋升为“长子”的次子拔奇带领着大加优居和逐步然人率领高句丽的部队前来助拳。

    当然了,比起从深山里走出来的扶余战士们,高句丽士兵的整体素质反而要差上不少。

    作为常年与大汉为敌的也不知道应该算是东夷还是北狄政权,高句丽理应拥有一支不弱的部队,但一来这支部队需要包围丸都王城,尤其是在老国王随时有可能归天的时刻更是如此,二来也是因为之前的两场大战的确是让高句丽元气大伤。

    至于你信不信,反正优居是这么解释的。

    反正现在强敌压境,公孙度倒也的确倒不出手来修理高句丽这个到现在依然算盘打得震天响的山猴子们,或者按照某些小道消息的说法,若不是高句丽几次私底下接触鲜卑人的使者都没能回到他们的祖国而是直接回老家结婚,高句丽显然已经做好了投入新主子怀抱的准备。

    “战后再找你们算账!”这是咬牙切齿的公孙度心中所想。

    “战后还有没有你公孙度还是个问题,我们怕个鸟”这是守在父亲身旁日夜服侍又或者说时刻准备着一旦父亲咽气就可以名正言顺接管政权的高句丽现任国王伯固三子伊夷模的想法。

    显然,这位王子殿下显然并不看好公孙度,鲜卑人庞大的军队令这位王子感到震颤,并坚定了无论如何也要跪舔的决心——反正服从强者对于这些异族而言算不得什么大事。

    说起来就算是那些讲究所谓的“礼义廉耻”的中原王朝治下的那些世家,面对强权的威逼时虽然也会象征性地抵抗一下,最终还是会从了那个强权而不是真的一抗到底,最多也不过是强权不用强的时候表现的高高在上,一用强之后便宛若荡漾,当真是口嫌体正直。

    好吧,女神什么的其实都是这个调调,因为这样显然能够增加女神们的出台费,事实上如果没有力量的支持,也的确都是这样的结果,但大家族能够延续千年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有着多少产业和多少人口,适当的节操也是十分重要的。

    太过没节操有奶便是娘的那些家伙最多只能做狗,而没有成为心腹的可能。

    因为你永远也不知道其会不会在一转身就因为更高的出价便出卖了你。

    当然,公孙度这一次所要面对的形势也的确是极为的严峻。

    草原上胡人军队的数量,对于那些与他们经常打交道的边关将领而言都是一个经常吃不太准的问题,因为草原部落可以说是全民皆兵的典范,不要说正规军和牧民之间的差距往往很难用肉眼分辨,就算是那些看起来应该没有多少战斗力的妇女,也往往作为辅兵承担各种后勤工作,或许平常的时候用不到这些女人杀敌建功,但在必要的时候,她们也可以拿起刀箭与敌人厮杀。

    你还别说,一般的汉人男子面对这些骑马的女人还真不能说自己稳赢,甚至很大的可能会是这些同样擅长弓箭的胡人女子用放风筝的方式将一个两腿的郡兵折磨到死。

    所以通常来说,斥候在汇报的时候,是会将入侵的胡人军队连战兵带辅兵加在一起的数量进行上报,不过通常来说参与战斗的胡人军队数量只有上报数字的一般左右——除非是城破进入到劫掠阶段,否则辅兵不会轻易出动,甚至就算是劫掠阶段,也很少有女人的参与。

    可是这一次的情况似乎有些不同。

    直到现在,斥候们都没有在鲜卑军的集结地发现明显的辅兵出没的痕迹,甚至当素利的部队深入到辽东郡境内,斥候们依然没有发现对方是否携带了辅兵。

    素利所率领的整支部队远远看起来就好像笼罩于浓密的黑雾之中,让人忍不住心生恐惧的同时,也完全隔绝了斥候想要探查的可能,若不是可以根据队伍的规模大体上推断出素利所部的人数,或许斥候连回报的勇气都没有。

    虽然说就算是这为数不多的一点点信息,所有人也不能完全确定。

    这让那些斥候们从一开始就陷入到士气低迷的状态之中。

    但不管怎么说,既然素利来了,那么就准备一战吧!